河南有个安宁疗护病区 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

来源:2017-02-24 08:58:34

  河南有个安宁疗护病区 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

  李玲接待病人及家属咨询

   河南有个安宁疗护病区 让每个生命带着尊严谢幕

  李玲

  编者按

  近日,国家卫计委首提“安宁疗护”,提出让人“有尊严地离世”。作为国内首家开展安宁疗护(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临终关怀”)的公立医院,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的医生李玲已经为此努力了6年。

  安宁疗护病区是怎样的?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你会做怎样的选择?

 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李肖肖 宗雷/文 杨东华/图

  “中国人怕谈生死,其实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,我们最终都是奔着死亡而去。”李玲说这话时,带着她一贯从容的语气和表情。

  这种从容,在她负责的病区也能感受到。那些即将离世的人,不是充满着绝望、挣扎,而是充满安宁、平静。

  【希望】

  国家首提让人“有尊严地离世”

  看到国家卫计委文件最终发出,李玲没有狂喜,没有如释重负,只是感觉“水到渠成”。

  2月9日,国家卫计委官网连发三个文件,全是关于安宁疗护的,明确了安宁疗护中心是“为疾病终末期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,提供身体、心理、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,以提高生命质量,帮助患者舒适、安详、有尊严离世的医疗机构”,对此进行了详细规范和指南。

  2011年,李玲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首开姑息治疗暨安宁疗护病区。当时,姑息治疗、临终关怀在全国都是新鲜事物,在河南,她更是“第一个吃螃蟹的”。

  去年年底,受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邀请,李玲多次参与这三个文件的起草和讨论,岁末年初往返于北京和郑州,那时雾霾严重,她的心里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欣慰。

  对于这三个文件,李玲觉得,可以称得上我国安宁疗护发展史上的里程碑,传统的医疗卫生行业主要是把精力放在治疗疾病上,而在疾病预防和生命末端的关怀,是相对缺失的,能做到目前这一步,已是莫大的进步和好的开端。

  【观念】

  如何有尊严地离去 她找到答案

  在从事临终关怀之前,李玲是一名肿瘤科医生。

  “我见过学习舞蹈的年轻人,为了切掉肿瘤不惜截肢,然而肿瘤还是转移和复发,最终遗憾离世。”李玲说。

  她发现,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所有疾病,如果治不好了或者没法治了,病人就只能“痛苦地活”。最后抢救时刻要切开气管,插进管子,上呼吸机,24小时补液,即使是用最新的抗肿瘤药物,一针剂几千元,也不过是延长一个月或者几个月的生命,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病人维持生命体征,逐渐多脏器衰竭。有的脑死亡后,家属依然会让医生继续抢救……

  在生命的最后,如何有尊严、有质量地活着?李玲在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那里找到了答案。

  在美国进修期间,她学习了姑息治疗及临终关怀临床与管理专业,还成为美国国家姑息治疗暨临终关怀学会临床医师组注册成员。她发现,国外倾向于对认知的和解、对病人的和解、对死亡的和解,“医学是科学,但也是人文。”

  2011年,她从美国回来,着手创办姑息治疗暨安宁疗护病区。在这里,她提倡这样一种理念: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;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;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。

  【面对】

  生命的最后我们该怎样面对

  不久前,经济学人智库对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调查后,发布了《2015年度死亡质量指数》报告:英国位居全球第一,中国大陆排名第71。

  最新数据显示,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死亡的首要病因。2015年,国内新发癌症人数高达429万,281万余人死于癌症。现在癌症的高发,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,以及各种病症的年轻化,让安宁疗护的推广迫在眉睫。

  李玲见了太多走到生命终点的患者,科室里,每周都要送人走。去年,刚刚送走了一个17岁的女孩,之前,女孩辗转于各大医院的ICU,住在拥挤嘈杂的病房里,每天面临的是妈妈的崩溃和爸爸的愧疚。

  女孩在这里住了大概两周,李玲她们陪她走过了最后几天。然而,女孩的父亲已经可以平静地和她聊起来,以后孩子的墓放到哪里,碑上刻什么字。

  “在她离开的时候,她是在一种非常平静的状态下的。”李玲回忆说。

  【愿景】

  除了理念的推广 下一步将要进入实际操作

  这6年,每一步,都是李玲在摸索中前进。她觉得,安宁疗护能做下去,最重要的是要有专业、管理和人文理念,缺一不可。

  也有人会关心,来这里的病人是否都是有经济能力的,理念比较先进的?

  李玲说,面对死亡没有贵贱,来这里的病人,各种经济条件的都有。有些比较了解安宁疗护,有些就是不想让亲人痛苦。

  然而,她需要面对太多的不理解,甚至身边团队里医生的习惯。有的医生最初还会像在普通科室里一样问:“你要不要救你妈?你要不要选择什么什么手术?”

  这几年,李玲致力于从身边改变。虽然,绝大多数医生是好心,却并没有像她理想中一样,能“完全从病人需要出发”。她让医护人员都看《入殓师》,学习对即将离世的人的尊重。李玲也会学习一些民俗知识,尊重患者的信仰,和病人家属讨论准备什么衣服,遵从哪些传统的做法。

  当工作遇到困难时,李玲常会想起自己的父亲。

  她的父亲当了一辈子医生,放弃了上海的优越条件回到了河南。有时候,李玲也不理解,父亲为什么做那么大牺牲?直到和父亲最后相处的几个月,她深深理解了父亲。父亲临终提出,把自己的眼角膜捐了,而且指定是失明的贫困农村女童。他说,女孩儿将来要成为母亲,孩子能看到了,以后还能帮助一个家庭。

  这让李玲坚信,人总是需要点精神的。

  “在国外,终究是外边,我们身边有这么多需要做的事。”李玲说。

  接下来,李玲初心不改,一样一样把临终关怀做好,变成现实。接下来要做更多的事情,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更加规范的安宁疗护,另外还要帮助相关的同行把好事儿做好。

最近更新